5月6日,當暮色悄然浸染邕城天際線,南寧市明秀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涌動著溫暖的煙火氣。
中醫診室裡,壯醫專家正專注地為老人把脈答疑﹔艾灸區,艾草的煙氣裊裊升騰,72歲的李奶奶做完理療,端著油茶與老姐妹們閑話家常﹔隔壁童聲笑語盈盈,孩子們或臨摹書法,或搭建積木,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這溫馨的“一老一小”場景,是廣西巾幗家政服務將民生需求轉化為消費動能的生動寫照。
桂林七星區的李瑛女士對此深有感觸。6個月大的二寶曾讓她陷入兩難:老人要接送大寶,自己夜間帶娃疲憊不堪,難以兼顧工作。經社區家政服務站推薦,她聘請了住家育兒嫂。每月5500元的投入,換來專業照護——育兒嫂不僅夜間照料寶寶,還協助家務。
“現在工作有精力,家庭更和諧,這筆錢花得值!”李女士的選擇,是母嬰護理消費升級的體現。
數據顯示,廣西“母嬰+家務”復合型服務訂單量顯著增長,帶動月嫂、凤凰联盟入口育兒嫂薪酬平均上漲15%,更衍生出產后康復、科學育兒課程等關聯消費。
“一老一小”的剛性需求正重塑著家政服務市場的格局。獨居的張鵬權大爺中風后行動不便,子女在外地工作難以照料。出院后,每月4500元聘請的護理員帶來全方位服務:定制營養餐、陪同康復治療、日常科學護理。
當傳統家政服務不斷升級優化,創新模式也在八桂大地蓬勃生長。廣西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會員企業——陪陪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西醫院創新推出“四心服務體系”:三甲醫院專家定制康復方案、持証護理人員執行、子女端可視化跟進、24小時應急響應,今年已為近6000戶家庭提供服務,讓“銀發經濟”在家政服務賦能下持續升溫。
雙職工家庭的需求,也推動著家政服務不斷向精細化延伸。柳州魚峰區童麗珊夫妻因工作繁忙,每月聘請鐘點工阿姨,負責接送孩子、烹飪晚餐和整理家務。“下班回家終於能放鬆了!”女主人的話,道出基礎家政服務升級帶來的生活品質躍升。
據介紹,廣西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大部分會員企業推出了“家庭管家式”服務,通過標准化套餐與靈活定制結合,將零散雇佣轉化為長期訂單模式。僅首府南寧,包月服務用戶就超3萬戶,帶動家政消費從“應急需求”轉向“品質剛需”。
與此同時,消費升級還催生出了新興家政業態。面對二寶降生前的雜亂衣櫃,南寧市民王希選擇花費600元預約整理收納師,“專業團隊6小時打造出分區明確的儲物空間,預留嬰幼兒用品專區,連襯衫都按色系排列。”這項新興服務在南寧高端社區迅速走紅,帶動整理收納行業年增長率達55%。廣西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中,超半數會員企業按市場需求推出整理收納課程,春節假期、換季時節常出現整理師“一位難求”的爆單現象。
“當‘一老一小’服務需求遇見‘品質生活’消費熱潮,我們的家政服務也從‘勞力型’向‘價值型’轉變。”廣西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理事長徐斌介紹,全區2萬家家政企業、100萬從業人員中,女性佔比超80%。自治區婦聯指導聯盟培育“八桂月嫂”“南方家政”“百色家姐”“壽鄉月嫂”等地域品牌,創建25個全國和自治區巾幗家政示范基地,推動“廣西金繡球”成為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品牌,以品牌效應提升服務溢價能力。
“我們將落實巾幗家政提質擴容技能提升工程,讓‘家門口的幸福’觸手可及。”自治區婦聯發展部部長劉國祥這樣描繪藍圖:構建15分鐘家政服務圈,每年開展10萬人次技能培訓,推動家政企業與托育、養老機構深度聯動,持續釋放巾幗家政在提振消費中的潛力。(記者蔣予昕 通訊員文小菊)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