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路过公厕感觉更清爽了!”4月7日上午,在开福区蔡锷北路公厕,正在洗手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全市“公厕精维护,清新每一步”专项行动启动,开福区环卫中心迅速响应,从细节处着手,让公厕成为城市文明的“微窗口”。
走进开福寺公厕,地面不见水渍,洗手台镜面光亮如新,便池周边看不到陈年污垢,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柠檬清香。正在擦抹窗沿的保洁员朱先良介绍:“现在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全面清洗,节假日人流量大时,每小时都会巡回检查,看到烟头、水渍马上清理。”
据开福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行动覆盖全区144座公共厕所和4座城市驿站,聚焦解决公厕环境“易脏易乱、设施易损、异味难除”等市民关注的细节问题。针对异味问题,环卫部门不仅增加了除臭剂喷洒频次,还特别对垃圾桶、便池管道等异味源头进行深度消杀,让公厕环境持续改善。
记者在三一大道公厕看到,墙上挂着公厕维护管理记录手册,每日卫生清洁和设施完备情况都清晰记录。“我们对全区公厕开展拉网式排查,小到洗手台漏水、门锁松动,大到管道堵塞、灯具损坏,发现问题24小时内必须解决。”开福区环卫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公厕内已修复各类设施故障40余处,不少市民反映“冲水阀按压顺畅,洗手水够大,晚上上厕所灯也亮堂。”
为了让公厕管理更有“温度”,开福区还在部分人流量大的区域试点“多频次保洁”。比如在四方坪夜市周边公厕,针对夜间客流高峰,在晚7点至11点时段增加保洁频次,确保市民逛夜市时“方便”更方便。“我们不仅关注面子,更注重里子。”四方坪环卫所负责公厕维护工作副所长熊亮介绍道,现在每座公厕都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凤凰联盟下载保洁流程细化到“便池刷洗用硬毛刷、地面清洁用中性清洁剂”,就连洗手液、卫生纸的补充都有固定频次。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镜子,更是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开福区环卫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在延续“定人、定时、定标”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薄弱环节补短板,通过增加保洁频次、深化设施巡检、创新错峰维护等实招,让公厕保洁从“日常维护”迈向“精准升级”。这场发生在“方寸之间”的民生行动,正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如厕环境的每一点改善,都是城市对百姓生活的用心回应。